机锋与棒喝:通向顿悟的法门这是我们关于《六祖坛经》的最后一讲,我会带你了解“中观”和“三十六对”这两个重要的禅宗概念,进一步分析风动幡动的道理。 1. 反对坐禅的理由 《六祖坛经》的一大特点,或者说是慧能佛学的一大特点,就是把一些传统概念做出全新的解释。慧能为了推翻传统的坐禅理论,重新解释了“一行三昧”。 所谓“一行三昧”,不同佛经的说法有些出入,大体来说就是坐禅入定,体悟终极真理。慧能的老师弘忍就是这么教的,慧能的师兄兼对手神秀在北方也是这么讲的。但慧能完全否定了这个意思,说所谓一行三昧,就是在任何时候,无论是行、住、坐、卧,始终按照自己的本心行事。 慧能认为佛法的性质是流畅而无窒碍的,如果心里有了执着,执着就会变成窒碍,这个人也就像是被绳子捆住了一样。 我们还可以参考另一部禅宗著作《景德传灯录》的记载:神秀的弟子志诚被派来听慧能说法,慧能问他:“你老师都教你们什么呀?” 志诚回答说:“他老人家时常教导我们稳定心神,入静打坐,一坐就坐好久,不许躺下。” 慧能说:“这是病,不是禅。长时间坐着只能弄坏身体,对悟道能有什么好处?” 志诚多年来的精神支柱一下子遭到动摇,他连忙问道:“那你说该怎么办?” 慧能说:“如果我说自己有佛法可以传授别人,那我一定是在说谎,不过我会因材施教、因地制宜地给人解除束缚。” 慧能最后这句话很容易被理解为谦词,其实不是,慧能的佛学思想是“佛在自心,不假外求”,老师可以帮你找出你自己内心的佛性,但老师没办法把你本心之外的什么佛法传授给你。 这就好像每个人从小就被绳子捆着,久而久之只觉得难受,但注意不到绳子的存在。每个人都想要“离难受,得舒服”,但慧能不可能把一个叫作“舒服”的东西给你,他只会找到你身上的绳结,帮你解开而已。 2. 中观 慧能说话很有条理,也很喜欢给外行人条分缕析,把道理讲透,但为什么他的徒子徒孙们越来越不爱好好说话了呢?我要借助《六祖坛经》之外的又一部本土佛学名著,僧肇的《肇论》,带你认识一个叫“中观”的概念。 早在南北朝时代,北方的佛学大师僧肇写过一部《肇论》,其中有一篇影响很大的《物不迁论》,专门论证物体是不动的——“不迁”就是“不动”——其中有一段很漂亮的话说: “旋岚偃岳而常静,江河竞注而不流,野马飘鼓而不动,日月历天而不周。” 意思是说,狂风是静止的,奔腾的江河并不流动,乱飞的尘埃并不飘扬,太阳和月亮虽然在天上转圈,其实却没有转圈。 这段话看似自相矛盾,但只要拿“无我”的理论一套,也就顺理成章了。万事万物通通“无我”,所以风也好,水也好,都是四大、五蕴的刹那离合。 唐代高僧释元康为《肇论》作过注释,称为《肇论疏》,说 “前风非后风,故偃岳而常静。前水非后水,故竟注而不流……” 每一刹那的风都是不同的风,不存在位移,每一刹那的水都是不同的水,也不存在位移;推而广之,万事万物通通如此,所以运动是不存在的。 从这里还可以推演出轮回的原理:凡夫俗子理解的轮回,是死后灵魂离开身体,再寄居到一个新的身体上,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。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轮回显然属于一种“运动”,也就是说,灵魂在时间上有延续,在空间上有位移。这样的见解只能算是俗谛,只看到现象,没有看到本质。 如果从本质上说,过去的你和现在的你虽然是两个人,但这两个人并不是全然无关的,过去的你是现在的你的原因,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的结果;换句话说,过去的你虽然并不存在于现在,却以业力的方式塑造出现在的你。所以轮回从本质上说是没有主体的,但从现象上看可以说有个主体。 当你领悟了“诸法无我”的真谛,就能想到“运动”只是一种幻觉,所以风没有动,幡也没有动。 但如果你的佛学修为不高,内心对“诸法无我”的真谛发生了动摇,就容易被幻觉迷惑,觉得风也在动,幡也在动。 佛教把万事万物分为“有情”和“无情”两类,有生命的属于“有情”,无生命的属于“无情”。在《六祖坛经》里边,慧能有一个很朴素的逻辑,那就是“有情”才能成佛,“无情”不能成佛。 而“有情”和“无情”的核心区别就是会不会动,不会动的东西没有生命,因此没有佛性,不能成佛。那么,坐禅入定是长时间一动不动的,这岂不是让人去仿效“无情”吗?所以结论是:坐禅只能越坐越糟,绝不可能成佛。 我们再看“中观”概念。说“动”是一个极端,说“不动”是另一个极端,极端的见解叫作“边见”;而与“边见”相反,既不落入这个极端,又不落于那个极端,就是“中观”。 在风动幡动的问题上,区分谁是风,谁是幡,这叫“分别心”,你应该已经熟悉这个概念了;区分谁动,谁不动,这叫“边见”。所以,只要抛弃分别心,就会既看不到风,也看不到幡;只要舍弃边见,采取中观,也就无所谓动与不动。 到这儿你大概感觉出来禅师不好好说话的苗头了。 这样不行,那样也不行,看上去就答非所问。 3. 三十六对 中观来自印度大乘佛教,创始人是龙树和提婆,形成的宗派叫作中观派,主要经典是《中论》《十二门论》和《百论》,合称“三论”。中观派在中国形成的宗派以这三大经典得名,叫作三论宗。你已经熟悉的俗谛和真谛的划分就是中观派的理论贡献。 中观有一个显著的特点,就是只破不立。他们不会说佛法“是”什么,也就是不对佛法做“立论”;而只说佛法“不是”什么,总是去破掉其他宗派的理论,也就是只对佛法做“破论”。 禅宗有所谓十六字法则:“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(chuán)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。”其中“不立文字”的意思从广义上讲是指口口相传,并不尊奉哪部佛经。但你一定会问:“《六祖坛经》难道不是文字吗?禅宗那么多语录和佛偈难道不是文字吗?”是的,这些都是文字。而“不立文字”从狭义上来讲,就是不做立论,只做破论。 为什么要这样呢?因为从中观理论来看,佛法的真谛是超越语言的,没法用文字来做肯定性的描述,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,用否定性的描述来启发你的理解。 所以慧能的临终遗教只强调两个原则,一是三科,二是三十六对。“三科”前边已经讲过。“三十六对”是把“中观”原则具体化了,分析出三十六组成对的概念,诸如有为对无为,色对空,动对静,常对无常,烦恼对菩提,等等等等。慧能嘱咐弟子说:“如果有人向你们求教佛法,你们一定要出语成对。” 熊逸 我举一个例子,比如有人问你太阳黑子是不是黑的,那么按照三十六对的方式,你应该说“是黑的,但也不是黑的”,也可以说“黑就是不黑”。 这貌似不是人话,逻辑混乱,其实还真的说出了黑子的本质。太阳黑子其实也是太阳表面的明亮火焰,只因为比周边的火焰暗一些,从地球上看才会看成一个黑点。所以,无论你的回答是“是黑的”或者“不是黑的”,你都会陷入“边见”。 现在你就应该理解为什么禅师总会说“有就是没有”,“少就是多”这些怪话了。禅师的怪话还不只这些,更著名的是各种机锋和棒喝。 机锋一般都是答非所问,比如你问禅师“佛法教人什么”,禅师回答说“我刚刚吃完饭。” 棒喝是禅师冷不防举起棍子打徒弟一下,还会伴随着一声大喝或者某种逼问。 外人会觉得这些做法很荒唐,但你只要想到慧能打倒了禅定,而禅定正是获得神秘体验,进入“顿悟时刻”最理想的方式。所以,机锋和棒喝其实都是禅定的替代方案,可以突如其来地斩断你的日常体验和理性思维。 如果你的资质够好并且足够幸运的话,你就会突然进入“顿悟时刻”,等缓过神来之后,就可以写一首自己的悟道诗了。 这种事情多半都靠运气,越努力反而欲速则不达。但古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在“顿修”的一途上,才会格外强调天资。今天很多人也不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才会在机锋的字句里解读深刻的涵义。比如胡兰成的《禅是一枝花》,前些年风靡一时。 大多数机锋,除了那些照猫画虎的,它们的涵义通通和字面无关,或者说,它们并不存在任何“涵义”,只是为了吓你一跳,让你从日常体验和理性思维当中短暂地解放出来,帮你进入“顿悟时刻”。至于“顿悟时刻”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,我会在第九部分里面讲到。 今日得到 《六祖坛经》作为本土佛教最重要的一部经典,你需要记住:慧能是推动佛教世俗化的一员猛将,他坚定地反对坐禅,主张顿悟。他认为如果坐禅入定,学那些无生命体一动不动,对修佛来讲是南辕北辙的。无生命的东西没有佛性,不可能解脱成佛。 添加到笔记 划重点 慧能是推动佛教世俗化的一员猛将,他认为如果坐禅入定,学那些无生命体一动不动,对修佛来讲是南辕北辙的。 今日思考 如果从典籍给出的白纸黑字来看,上帝和佛菩萨总是有求必应的。那么,为什么人间还有那么多苦难呢? 祈祷和念佛的效果到底怎么样,你觉得有没有可能做一次严谨的统计调查呢?
文章分类:
校园资讯
|